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4:04    次浏览
脱贫已成为举国上下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。“精准”二字更成为脱贫成败的关键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,可人均收入还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,国内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民连吃喝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。要想建成小康社会,贫困问题亟待解决。扶贫一直以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和担心的事情,也是40多年来让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。“精准扶贫”的提出,给每一位扶贫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,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可谓意义深远。“精准扶贫”就要实事求是,做到分毫不差。就像射箭比赛一样,如果差之毫厘,就不会击中红心,就会与奖牌失之交臂。在扶贫户登记中,要严格把关,深入到实地进行调查,坚决杜绝“人情关”,确保每一位贫困户都能登记在册,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。“精准扶贫”就要对症下药,做到药到病除。我家缺的是粮食,你却给送来一斤茶叶,这样就不是雪中送炭。在扶贫工作中,要先了解当地的贫困户真正想要什么,然后再向上级报告,尽自己全力去帮助贫困户。“精准扶贫”就要精准对接,做到帮扶到位。扶贫工作中,经常会让各个部门进行支部帮扶,在选择帮扶单位时,要选择地里位置靠近贫困地区的单位,如果帮扶单位在北京,帮扶支部在海南,那样会给帮扶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,因此,选择帮扶支部也是一门学问。“精准扶贫”就要表里一致,做到真心帮助。很多地区都喜欢搞面子工程,进入一个村子,村子的主街干净整洁,让人眼前一亮,但是,你要深入到村里,便又是另一番风景。垃圾遍地、房屋破旧,让人唏嘘不已。这样的扶贫,就不是真心扶贫。在扶贫工作中,我们就要做到表里一致,用真心去帮助贫困户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扶贫。“精准扶贫”就要授人以渔,做好长效机制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笔者认为,授人以渔才是“精准扶贫”的关键,在扶贫工作中,要对贫困户找出路,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,学习农业技术,学习怎样赚钱,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尽早脱贫。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,面对国家这么好的政策,希望每一位贫困户都能抢抓机遇,顺利脱贫,让“精准”二字为我们的脱贫甩帽保驾护航。( 梁春雪)